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功。
那么,孩子如何才能成为成年人并取得成功呢?
杰克·霍奇曾在《习惯的力量》中说过:
“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一个人的成就不仅与他自身的能力有关,还与他的性格有关。
一个人有什么样的性格,就会过什么样的生活。
自信的孩子往往积极乐观,内心有很强的自我驱动力,所以更容易成功;
自卑的孩子往往活得太累太辛苦,在社会上立足不了。
自卑的孩子,就像永远不会被照亮的黑暗,被降低到尘埃里。
自卑会影响一个孩子的一生。
心理学家提醒:
有这四种表现的孩子往往自尊心很低,家长一定要注意↓↓↓
01
讨人喜欢的孩子
我们经常听到父母在表扬孩子的时候,总喜欢用“听话”、“懂事”之类的形容词;
相反,如果你对孩子不满,就会被贴上“不听话”、“不懂事”的标签,我会等你好天气。
其实太听话的孩子,也就是我们俗称的逢迎型人格,往往是没有自我的。
这样的孩子被大人的情绪控制,没有也不敢有自己的主见;
懂事又讨好别人,孩子不经意间做出了自我牺牲。
讨好型人格的孩子,委屈了自己,方便了别人;
在他们童年的记忆里,有很多委屈和妥协;
这样的孩子太让人心疼了。
在《请回答1988》中,有这样一句台词:
懂事的孩子,不撒娇就好;
适应环境,做个懂事的孩子就好;
适应了,别人误以为他是大人的眼睛。
讨好别人,看似善良大方,实则隐藏在里面的是渗透到骨子里的自卑。
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作家,曾被许多父母视为“别人家的孩子”
她7岁会写作文,9岁出书,18岁被清华大学录取,22岁成为杂志副主编。
然而就是一个很专业的年轻有名的才女,在一个综艺节目上,自爆自己是一个性格讨喜的人。
江坦率地说:
“在日常生活中,我不会表达我的不满,也不会表现出我的愤怒。就算我已经很不开心了,我也会忍着。我太在意别人的评价了。”
在这方面,她举了一些例子:
穿绿色衣服是因为爸爸喜欢,学得高分是为了让爸爸妈妈开心。
高中选理科是因为班主任是学理科的。他说:“学好数学和物理,就不怕走遍天下了。”
其实她自己也不喜欢理科;
后来她想学文科,但又怕老师同学侧目。
工作后,即使看起来很体面,她也相信这些是父母想要的。
如果她说她要辞职,她担心她的父母会生气。
后来,花了整整一年的时间才改掉了姜的逢迎性格。
讨好型-I型性格的孩子,表面看起来乖巧听话,内心却极其不快乐。
所以,如果你的孩子很听话,几乎从不顶嘴,那你就要注意了。
我们的孩子不应该因为自卑,害怕父母而不听话。
我们的孩子应该是发自内心的,在教育中积累,散发出懂事的气质。
孩子的无知,往往是一个慢慢明白的过程;
对此,家长应该给予正确的引导,而不是强制命令。
02
一个特别胆小害羞的孩子。
如果孩子经常说“我不行,我不敢,我不会……”
人都不敢打招呼,埋着头,上课从来不主动说话,不主动交朋友,经常脸红低头。......
胆小的孩子很可能是自卑的表现。
如果这个时候父母还没有发现孩子的自卑心理,反而用比较的方法逼迫孩子大胆,比如:
你看XX讲得很好,你跟他学。....
你为什么这么不争气,这么胆小?真的很头疼。.....
这有什么不好?你害怕成这样。至于吗?....
那么,这种语言会更加打击孩子脆弱的心灵,让他们自卑。
这时候要给孩子更多的陪伴和鼓励,告诉孩子害羞是正常的性格表现;
孩子接受自己的个性后,家长可以和孩子多一些亲子活动,一起跑步,一起爬山,积极表达自己,让孩子敞开心扉。
03
孩子贬低和嫉妒别人。
莎士比亚曾说:“小心嫉妒,它是一个绿眼睛的怪物!”
嫉妒别人也是一种自卑。
自卑的孩子往往不喜欢比自己优秀的人。
在网上看到一个故事:
李女士给女儿报了一个舞蹈班。她觉得这样可以让她的孩子积极融入群体。
女儿好像也没让她失望。
下课后,女儿一直在努力练习,回到家还经常给李老师示范,让她很欣慰。
后来舞蹈课老师给李女士打电话,说想让女儿参加舞蹈比赛,好好展示自己。
她和女儿一起去的。
经过比赛,李女士的女儿获得了第二名;
走的时候,碰巧遇到了后台拿第一名的小姑娘。对方热情招呼,李女士的女儿却爱答非所问。李女士只好找借口说孩子身体不舒服,急着要走。
后来李女士问女儿为什么?
女儿有些不高兴地说:
“她跳得比我好。我一点也不喜欢她。”
听到这个解释,李女士觉得哭笑不得,但又不知道该怎么劝孩子。
正所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优秀的孩子;
我们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几乎都会遇到挑战。
与其让孩子在嫉妒中自卑,不如教他们放低心态,“以人为师”。
这样,孩子不仅可以在与他人的交往中不断完善自己;
而且,敞开心扉的孩子可以交到很多朋友,让自己的生活更宽敞。
04
过分争强好胜的孩子。
一些心理学家发现:
“自卑感强的孩子,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另一方面,我也很希望自己能好好表现。”
那就是:
低自尊的孩子虽然自卑,但往往比正常孩子更变态地寻求父母和老师的表扬,可能会采取不诚实、不恰当的方式,比如作弊、考试作弊等。
争强好胜没有错。但是,因为自卑而争强好胜,只是为了证明自己。这样的孩子往往活得太累。
极度自负的孩子往往会极度自卑。
著名作家三毛就是这样一个人。
三毛作为文坛上的天才作家,意气风发。
但是三毛的爸爸对她很苛刻,不喜欢她的作品。
对此,三毛坦言,这是她心中的死结。
小时候父亲从来不打她,但每次看着她都会叹气。
这让她每天都觉得:“你这个让父亲伤心的孩子,有罪。”
长大后,父亲也不喜欢三毛的文章。
后来,她在《一生的战斗》中写道:
“这辈子,老公欣赏我,朋友欣赏我,兄弟欣赏我,都解不开我心里的死结。
对我来说,我一生的悲哀不是赚得全世界,而是求你欣赏我。
我等你这句话等了一辈子,就等你这个父亲亲口说出来,肯定了我这辈子在这个家里无法消除的自卑和愧疚。"
她一生叛逆和痛苦的根源,是为了对抗父亲,赢得父亲的赏识。
作为家长,我们不仅要看到卷子和分数,更要看到孩子心中的呐喊和彷徨。
学会接受孩子的平凡和不完美,是我们仍然需要努力的一课,也是父母必须的素养。
给孩子阳光般的爱,让孩子打消内心的自卑和懦弱,大胆迎接生命的绽放。
阿德勒曾经说过:
“每个人都有自卑感,或多或少。”
孩子的自卑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他们自卑之后仍然得不到正确的对待。
心理学研究表明:
“除了先天因素,人的性格形成也有后天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出身家庭的影响更为深远。”
希望每一位家长都能用和谐的家庭氛围和正确的教育方式引导孩子走向阳光和自信!
—结尾—
如果你感觉本文有用,可以点击此段文字或下方打赏按钮进入赞赏页面赞助我们,赞助费用将用于服务器开支及程序开发支出,同时享有优先解决问题的特殊权限,您的赞赏将保留在本站的“赞赏榜”中,再次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Thanks!「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