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马歇尔·卢森堡在《非暴力沟通》中写道:“与他人比较是痛苦生活的开始。”
01
攀比,让孩子自卑。
小时候最怕一个字。
那就是比较。
幼儿园,比玩具;小学以后,比较成绩;
“别人家的孩子”这句话,成了很多孩子的童年阴影。
可能是因为年纪小吧。每次我爸妈抱怨谁家孩子成绩优秀,你就该向他们学习。心里总有一种莫名的自卑!
比如你考了90分,高高兴兴的找父母要奖励的时候,父母会突然说最后一句话,别人家的孩子这次是双百,你要继续向他好好学习。
举个例子,当你花了几个小时终于完成了一个手工作业,虽然你的父母很乐意表达对你努力的肯定,但他们会补充说,别人家的孩子比你快一个小时。
比如,当你成为某一科的课代表,当你想获得父母的认同时,父母不会直接给你,而是利用别人的孩子来督促你更加努力;
比如你很努力,在学校跑步比赛中拿了一个铜牌。当你想得到父母的肯定和表扬时,你得到了第三名,因为邻居的孩子得了第一名...
02
比较一下,让大人崩溃。
毕业比工作好;
工作,比收入;
找到对象,比条件;
拥有一个家庭比幸福更好;
生孩子,比孩子;
一轮又一轮的比较在时间的流逝中无休止地继续着。
成年人之间的比较可能是随意的,也可能带来压力和崩溃,
成年人年轻时被比较,长大后重蹈覆辙。没有多少人真的喜欢比较或者被比较。
你身边可能有这样的例子:
过了30还没结婚的妹子总是被拿来比较,
谈一个对象,对方的家庭条件总是被父母拿来比较,
同学聚会上,当年最抢手的女生变成了最卑微的主妇,开始在人们比较的目光中躲闪。
朋友给刚上幼儿园的孩子买了学区房,你们家却挤在一个屋檐下。
一个各方面都不如你的朋友找了一个很好的女朋友,造成很多不情愿。
成人比较真的是全方面的。有的人喜欢拿自己和别人比,有的人不喜欢拿自己和别人比,却喜欢拿别人和别人比。
但都是别人的生活,不应该在和别人的比较中寻找自己的优越感和挫败感。
03
人的烦恼来源于比较。
人之所以只会生出很多烦恼,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总是羡慕别人拥有的生活,却把自己踩得一文不值。
有这样一个故事:
很长一段时间,这位朋友深深沉迷于和别人攀比。
别的孩子成绩比自己好,别人物质条件比自己优越,都会触动他敏感的神经,让他痛苦不堪!
有一次,他和一个老同学聚会,突然发现对方现在不仅事业有成,家庭美满,头发也比他多。
这让他一下子陷入了深深的失落和挫败感中,尽管他觉得自己现在还不如对方,却暗暗怨恨这个世界的不公。
因为他总是和别人攀比,所以一直很不开心。
歌德说:
“人生累,一半来自生存,一半来自攀比。”
我们都想拿自己和别人比较,争取面子,寻求心理平衡。最终只会消耗我们的精力,影响我们的心情,扰乱我们的生活。
无意义的比较,不过是自找麻烦,自找麻烦。
盲目的攀比正在一步步毁掉我们的生活。
04
怎样才能跳出烦人的“攀比”?
错误的比较不仅会给我们带来很多痛苦和麻烦。面对自己的比较,我们该怎么办?
1.找个大偶像。
如果只局限于身边的人去比较,我们就很难跳出自己设下的陷阱。我们还不如找个大偶像。
有没有人的生活正是你想要的?他的人生意义正是你想要的?
你可以把他作为你的偶像,作为你创造和实现人生的目标。
如果你的偶像是孔子,那么你要比的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修养;
如果你的偶像是雷锋,你要比的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如果你的偶像是冯巩,你要比较的是“幽默多才多艺”;
你的偶像可以是名人,也可以是书中的人物。把自己的定位定的高一点,摆脱低级的攀比,用实际行动让自己贴近偶像,学习成长。
2.纵向比较自己。
我们不应该总是盯着和别人比较。其实我们也可以对比一下自己。
与昨天的自己相比,
与去年的自己相比,
与三年前的自己相比,
与十年前的自己相比,
你是否变得成熟,你是否在事情发生时越来越冷静,越来越淡定,
你是不是在处理家庭和孩子的关系上更和谐,在公司更受欢迎?
每个人的成长背景不一样,家庭环境也不一样。跟别人比,简直就是浪费精力。不如多看看自己,让自己更努力,比昨天的自己更好。
自我比较可以帮助我们不断朝着自己想去的方向前进。
3.找一个终身爱好。
年轻的时候,有的是时间。你有梦想,对未来有期待,相信生活的无限可能。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往往不记得当初的理想,随波逐流。
现在该想想自己喜欢什么,什么能给自己带来快乐了!
可以是摄影,跑步,书法,功夫,厨艺。
简而言之,找到最初的梦想。
让自己跳出和别人在学历、工作、职位、房子、车子、孩子上的攀比,让自己更专注于让自己快乐的爱好,过自己的生活!
05
做自己,不攀比的活着。
在“不断与人攀比”的游戏中,没有真正的赢家。
因为这个世界上总会有比你更年轻,更漂亮,更有才华,更有钱的人。
同时,也正是因为你永远赢不了,所以你的内心总会时不时的充满失败和不满,痛苦、失落、烦恼和纠结会一直跟着你。
在这个社交媒体极度发达的时代,我们经常会在空、朋友圈、微博等不经意或不经意间了解到别人的生活。不要去完善别人,你看到的只是表象。
我们可以适度的向别人学习,寻求自己想要的生活,但不能活在别人的生活里。
作家立说:
“一个人总是仰望和羡慕别人的幸福。当他回头看的时候,他发现自己被别人看得起,被别人羡慕。其实大家都开心。但是,你的快乐往往是在别人的心里感受到的。”
享受自己的生活,安稳的过自己的生活,让自己的生活有自己的节奏。
你快乐不快乐,与别人无关。
—结尾—
如果你感觉本文有用,可以点击此段文字或下方打赏按钮进入赞赏页面赞助我们,赞助费用将用于服务器开支及程序开发支出,同时享有优先解决问题的特殊权限,您的赞赏将保留在本站的“赞赏榜”中,再次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Thanks!「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